2025年本字第 4 期 2025年6月
西安工业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团分别于2025年6月6日和6月20日召开了两次工作例会及督导培训会,会议由刘改琳团长主持,本科生院刘振亭副院长部署专项工作。
6月6日督导例会上,依照惯例由各位组长和督导成员反映听课中发现的各种课堂教学问题及优秀教学案例。主要问题有:部分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素养训练不够、教学设计不足、实验课自行调整时间等,多位老师责任心强、备课充分、授课认真受到提名表扬。刘院长布置了修订实验/实践课评价表工作以及撰写三阶段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在下一次督导例会上提交各位督导成员讨论。
6月20日的督导例会上,各小组长反馈了前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学生不珍惜补考机会、多次组织补考浪费资源等。督导组成员围绕提交的实验/实践课评价表以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报告进行了细致的审阅和讨论,从评价指标、分值分配、以及报告应涵盖的内容、框架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并要求各组尽快完成相关课程的质量评价报告。刘院长进一步明确了督导成员应完成的各项任务。
两次专题会议分别聚焦常规教学质量检查(含听课、评课)以及实验/实践课评价表修订和课程质量评价报告的撰写。形成系列工作成果:
◆ 工作动态
1.6月6日的督导例会上,刘振亭院长着重强调并系统部署了实验/实践课评价表修订和撰写课程质量评价报告的工作,6月20日督导例会上,经过督导成员的认真审阅与讨论完善了实验/实践课评价表,明确了课程质量评价报告的内容、框架,并提供了参考模版。
2.日常督导共性问题指导意见:就常规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学风问题、教学环境问题、督导意见反馈问题等展开交流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
3.启用《西安工业大学教学质量整改通知单》,使教学督导工作形成督查—指导—整改闭环,督促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提高。
◆ 听评课基本数据
校本科教学督导组于2024-2025学年第2学期6月份持续开展进课堂听课工作,累计完成听课任务421人/次,并根据《西安工大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2025版)》标准要求,对所听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统计数据如下:
2024-2025(2)学期6月本科督导听评课统计 |
学院 |
评课次数 |
平均分 |
学院 |
评课次数 |
平均分 |
光电学院 |
32 |
86.38 |
基础学院 |
11 |
85.45 |
机电学院 |
27 |
85.59 |
设计学院 |
28 |
86.11 |
材化学院 |
17 |
86.29 |
书法学院 |
0 |
0 |
电信学院 |
37 |
88.2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6 |
87.81 |
经管学院 |
26 |
88.04 |
新生院 |
135 |
88.79 |
计算机学院 |
27 |
87.15 |
兵器学院 |
5 |
86.00 |
建工学院 |
34 |
87.76 |
西安圣理工学院 |
6 |
69.67 |
文学院 |
5 |
87.40 |
工程训练中心 |
4 |
86.50 |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 |
1 |
88.00 |
合计:421次 平均分:80.89 分 |
◆ 督导反馈
本月临近期末,大部分课程已经结课,少部分课程也处于课堂教学的后期阶段。在上课的课程中,课堂教学总体情况良好,大部分老师延续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课堂教学准备充分,资源丰富,教学过程组织合理。值得表扬的老师有:
经济与管理学院姬升良老师在最后一节课对学生进行课程总复习时,认真有序地将本学期课程进行串讲,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知识有拓展,融入前沿应用,学生能认真跟随老师的讲授听讲、记笔记。
新生院尚宁华老师,在讲授《大学英语Ⅱ》课程时,备课很充分,能结合社会热点AI技术,进行翻译练习,PPT制作非常用心,用不同颜色对重点词汇进行标注,能带领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点,讲解与练习结合紧密,课堂节奏把握的好。
文学院朱晓芸老师,在讲授《大学英语Ⅱ》课程时,能够不断启发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特别是在脚部受伤情况下,还坚持长时间站立上课,尤其是课前组织学生充分预习重点单词,课堂上进行听写,利于学生掌握重点词汇。
基础学院曹磊老师,在讲授《近代物理实验I》课程时,讲解细致,对学生很有耐心,能够多次带领学生重复试验过程,边动手演示边讲解,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生院芦俊老师,在讲授《大学英语Ⅱ》课程时,讲解细致,信息量大,能够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 典型教学优秀案例
案例1:设计学院张耘的《数字媒体项目策划与实践》
本节课属于实践课程,教师布置的任务是“非遗于红色文化主题创作实践”,课堂上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通过本节课可以看出:1.张耘老师的课程教学很好地融入课程思政,突出创新设计教育,效果良好。学生课前积极思考、探究、创新设计。如:有学生根据任务结合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巧妙地设计了“五毒”文化系列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还有学生对小学英语课本插图进行转向设计,将英语学习侧重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角度。2.课前、课中和课后紧密衔接,落实OBE理念好。张老师课前以实践主题给学生布置作业任务,主题明确,但又不局限在某个固定范围,利于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和爱好思考创新;课中老师结合学生设计讲解其优势与不足。3.教学设计与策划完整。张老师的本届实践课程有完整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材料。



案例2:新生院刘蓓的《大学英语Ⅱ》
新生院公共外语系刘蓓教师在《大学英语Ⅱ》教学中呈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鲜明特色,尤其在师生互动、学情把握及个性化关怀方面表现突出,能充分感受到对外语教学的深度投入与创新实践,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优质范例。
1、课堂参与度显著,学风建设成效突出
学生前排就坐率达90%以上,全程抬头率保持高位,反映出教师对课堂吸引力的精准把控。通过设计阶梯式任务(如情景对话、即时翻译等),学生始终保持专注投入,课堂无“低头族”现象。
2、教学准备充分,学情把握精准
教师课前通过作业等形式充分调研学生四六级知识薄弱点,针对性设计翻译环节中“词汇-语法-应用”三级进阶内容。课堂节奏张弛有度,重点难点处通过“留白提问”实现高效突破。
3、互动模式多元,反馈机制闭环
采用“随机点名+自愿展示+生生互评”三维互动法,学生发言覆盖率高。教师能即时捕捉学生表达中的共性问题,并动态调整板书与PPT内容,形成“输入-输出-矫正”的完整闭环。
4、个性化关怀突破常规,彰显教育温度
最值得称道的是,教师能准确叫出每位学生姓名,并针对性提问。这种“去匿名化”教学策略极大提升了学生存在感,课后访谈中学生普遍反馈“被重视的感觉激发了学习动力”。

案例3:新生院王亚军的《大学英语Ⅱ》
新生院的王亚军在大学英语Ⅱ的课堂上,王亚军老师本节课围绕"The Future of China"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她对教材内容把握精准,讲解深入浅出,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能将国家发展动态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采用走动式教学法,始终活跃在学生中间,通过频繁的提问、讨论等方式与近半数学生互动,有效调动了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高、专注度好。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她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育人工作,在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时及时给予关心,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整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既达成了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家国情怀,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教学效果显著。
◆ 问题和不足:
1. 【智慧教学工具利用不足】
问题:智慧教室多屏功能未充分开发(如主屏展示、分组互动、实时书写等),多数教师仅同步显示相同内容。
建议:开展智慧教室设备专项培训,示范多屏互动、实时书写等功能。教学设计中明确规划不同屏幕用途,增加互动环节。
2.【教学设计深度不足】
问题: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缺乏问题分析和实际联系。新教师经验不足,背对学生时间长,课堂管理能力待提升。内容脱离学生知识背景,理解困难。
建议:加强教案检查(目标、重难点、学生活动设计等)。组织教学督导或骨干教师一对一指导,重点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3.【期末课堂纪律松懈】
问题:学生迟到、玩手机现象增多,学习积极性下降。
建议:强化纪律管理,及时提醒违纪行为。设计互动性强的期末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复习竞赛等)。明确考核要求,加强学风引导。
4.【教学互动不足】
问题:教师过度依赖PPT,缺乏眼神交流、有效提问,课堂氛围沉闷。
建议:减少PPT文字量,多用图表/关键词。设计固定互动环节(提问、讨论、即时反馈等)。参加互动技巧培训或观摩优秀课堂。
5.【实验课程时间管理不规范 】
问题:因实验进度调整时间,导致督导听课计划落空。
建议:要求调课至少提前1个工作日报备并说明原因。建立教务、督导、实验中心信息同步机制。
6.【教室环境影响教学】
问题:一楼教室蚊虫多,干扰师生。
建议:排查蚊虫来源(积水、绿植等),定期消杀。修复纱窗,加装防蚊帘或灭蚊灯。